本报道基于对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、12个历史风貌保护区的深度调研,走访56处代表性更新项目,采访43位相关专家和社区居民,全景呈现上海在城市更新领域的创新实践。


(首席城市观察员 李思远 上海报道)清晨的武康路上,百年老建筑里的网红咖啡馆飘出香气;午后的愚园路,历史保护建筑变身文创空间迎来参观者;傍晚的田子坊,石库门里弄与现代艺术展览相映成趣——这些场景构成了上海城市更新的生动注脚。作为全国城市更新试点城市,上海正探索着超大城市有机更新的"上海模式"。

■ 十年更新成果(2015-2025)
1. 保护与更新:
- 历史建筑保护量:从1058处增至2356处
- 风貌道路保留:64条(总长超过100公里)
- 更新项目完成:487个
- 居民参与率:从28%提升至76%

2. 功能提升:
-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覆盖率:98%
- 商业活力指数:提升152%
- 步行友好度:提升89%
- 文化空间密度:增加3倍

■ 经典更新案例
1. "上生·新所":
- 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活化
- 海军俱乐部泳池改造
上海龙凤419官网 - 工业厂房创意办公
- 开放式街区管理

2. "衡复风貌区":
- 历史建筑功能置换
- 架空线入地工程
- 小微空间更新
- 社区花园营造

3. "杨浦滨江":
- 工业遗存保护利用
- 滨水空间贯通
- 公共服务设施植入
- 智慧管理系统

■ 更新机制创新
1. 政策支持:
- "留改拆"政策体系
上海花千坊龙凤 - 容积率奖励机制
- 历史建筑使用导则
- 社区规划师制度

2. 实施模式:
- "政企合作"开发
- "社区微更新"路径
- "功能复合"策略
- "过程参与"机制

■ 社会效益评估
1. 经济效益:
- 物业价值平均提升:35%
- 商业营业额增长:平均210%
- 就业岗位增加:约12万个
- 税收贡献增长:年均18%

2. 社会效益:
爱上海 - 居民满意度:91分
- 游客接待量:年均增长25%
- 文化活动场次:增加4倍
- 社区凝聚力指数:提升63%

■ 未来发展方向
1. 重点区域:
- 一江一河沿岸
- 城市副中心
- 轨道交通站点周边
- 老旧住区

2. 创新方向:
- 数字化更新技术
- 低碳改造标准
- 社区自治机制
- 文化IP打造

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吴志强表示:"上海的城市更新正在从'物理更新'向'社会更新'深化,从'单体保护'向'区域活化'拓展,这种以人为本、文化引领的更新模式具有全国示范意义。"(全文共3876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