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报道基于2025年上半年最新统计数据,通过对上海及苏州、无锡、嘉兴、南通等周边城市42个政府部门的走访调研,系统梳理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建设三周年来的成效与经验。

【发展现状】
■ 经济密度:每平方公里GDP达4.2亿元(全国平均的6倍)
■ 人口流动:日均跨城通勤量突破150万人次
■ 创新协同:联合科研项目年增长67%
■ 环境改善:跨界河流Ⅲ类及以上水质占比达85%
产业协同篇
• 集成电路产业"设计在上海、制造在周边"的集群模式
• 生物医药领域"基础研究-转化应用"创新链条
•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区域分工体系
上海龙凤阿拉后花园 • 产业园区"飞地经济"的税收分享机制探索
民生共享篇"
√ 跨省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全覆盖
√ 住房公积金异地贷款额度互认
√ 跨区域学区联盟建设进展
√ 文化旅游"一卡通"使用体验调查
生态共保篇"
上海娱乐 - 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成效
- 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运行
- 固废跨区域处置生态补偿实践
- 生态廊道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
【典型案例】
1. 华为青浦研发中心:区域创新策源地
2. 通州湾新出海口:沪通组合港运营
3. 长三角"一网通办"政务服务平台
上海品茶网 4. 元荡湖生态岸线贯通工程
【挑战与建议】
▲ 行政壁垒导致的要素流动障碍
▲ 公共服务标准差异引发的公平性质疑
▲ 生态环境共保联治的长效机制建设
▲ 产业链同质化竞争的风险防范
【专家观点】
"上海大都市圈建设正在从基础设施'硬联通'向规则标准'软连接'深化,下一步需要在要素市场化配置、公共服务便利共享、生态环境共保联治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。"——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院张教授